敬鹏飞,男,生于1986年1月,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多年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作风注重高效、务实。他把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热爱,矢志不渝的熔铸在讲台上、实验室里的每一个育人环节,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敬鹏飞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发展观。2022年7月1日至8月31日参加2022年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学习,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圆满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多次被授予优秀教职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二、立足本职工作,坚持教书育人
敬鹏飞从教10余年来,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模范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未违反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和学校师德师风“十不准”,从未因病或因个人私事调停课。
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艺术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专业发展的特点,适时完善教学内容,增设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改革“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采用班级授课和分组讨论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积极运用问题探究、启发讨论、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敬老师真诚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人格教育、文化引导,积极进行励志、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魅力、独立工作能力,有社会价值的人。在每年的学生评教中,都位居学院前列,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在2022年学年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
他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生的追求目标,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认真的态度、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在教学中他不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言行举止中无不渗透着他做人的准则和哲理。在学生眼里,敬鹏飞是一位良师益友。“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敬老师注重用爱心来感染学生。在学生眼中,他既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师,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朋友。在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他也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担当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每周组织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利用QQ和超星学习通等交流工具建立讨论组,使学生随时都能与老师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许多毕业后到工作岗位的学生也经常给敬老师打电话,发微信,汇报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他与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每年的教师节和春节,都会收到全国各地学生发来的节日祝福和问候,这也是他作为一名教师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三、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
敬鹏飞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与自身的学习提高,分别于2021年11月13日参加了中教协(北京)教育技术研究院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讨会”学习,顺利结业。2021年11月24日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顺利结业。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申请立项了民办教育课题“应用型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以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构成”为例”,论文《应用型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构成>为例》发表于《时代教育》2021年6期。本课题主要研究应用型民办高校专业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协同,通过对《设计构成》课程思政的探索,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对课程进行整体科学架构,努力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不仅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的需要,还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学生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在课题中主要分析《设计构成》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思政理念融于设计构成课程教学,从教学模式、考核内容、专业教学团队打造、课程思政案例挖掘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同时为其他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设计构成》,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
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同时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敬鹏飞参与了艺术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研活动,作为代表,以《设计构成》为例,充分与台下的老师互动,为大家展示了对超星平台的熟练使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摇一摇”和抢答的方式让加入超星平台的老师回答问题,并通过多个案例直观展示了课程知识点,结合往届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巧妙地融入了思政内容。
在新学期之初,为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增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开展了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在《中外设计史》的示范课上,从中国设计的起源这一问题切入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课程中,引用冬奥会吉祥物、杭州亚运会火炬设计、李宁公司的半坡专业篮球鞋等案例对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进行讲解,并结合视频展示直观展示案例内容。为了进一步深化实践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院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组织教师开展了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使用培训活动,在L-06实训室展示了机器使用的方法,并介绍了机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介绍和示范结束后,各专业老师都积极参与体验,进行小样制作,带着问题去了解设备的特性、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此次培训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并熟悉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敬鹏飞积极指导本科生进行专业见习和生产实习,规范实习过程,确保学生安全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指导历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平均每年8人次)。
作为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2021-2022年度主持市厅级课题一项,共有2名学生参与,横向课题一项共有4名学生参与,2021-2022年度共指导学生获奖14人。
五、起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敬鹏飞积极参与艺术学院“一院一品”党建品牌课题。对课题“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将把总结归纳出的有效经验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中,形成“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效应。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暨四川工商学院 20 周年校庆,敬鹏飞作为艺术学院教师支部书记,主动认领工作事项,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质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首先,认真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史学习过程中,结合艺术学院的专业特点,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观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从专业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引领教师党员坚定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展开探讨专业与思政的结合。开展“红色经典”爱国主义阅读推广活动。组织教职员工阅读如:《平语近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课程思政》、《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等书籍。着重强调教师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能力培养方面都应该融入党的先进思想,培养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组织开展“弘扬党史、礼赞新时代”党史学习。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根据“奋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相关要求,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 100 周年庆典讲话为契机,立足于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紧密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组织教师党员进行试卷、论文档案的复查工作。特别是对外聘教师和离职教师的资料帮助整改,实实在在围绕评估工作为群众服务。
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学习教育活动,教师支部创新性地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了“四史”题库,全体教师党员参与了“网上重走长征路”知识竞答,在竞答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充分感受到了英雄模范的先讲事迹和崇高精神,了解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和奋斗历程,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伟大创新的宝贵经验,探索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运动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艺术学院教师支部既保存共性也探索个性,积极丰富创新党员“政治生日”的内容形式。特别是每个季度给党员送上精心制作的《政治生日贺卡》,收录了入党誓词、生日寄语、入党时间等,唤醒党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
敬鹏飞老师挚爱教书育人工作,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他一直期望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严谨作风、生活中的乐观态度影响和带动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