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指示,巩固学校科技扶贫成果,激励和引导大学生上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组织师生志愿者服务队利用暑假赴凉山州盐源县,落实学校扶贫攻坚升级版“四百工程”项目指标,持续开展“扶贫扶智、科教扶贫”乡村振兴活动。
2022年7月10日,由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程波与建设技术部主任伍潇带队,经济管理学院10余名学生组成的四川工商学院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队,长途跋涉1000多里,来到了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凉山州盐源县,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棉桠镇中心学校是四川工商学院开展“扶贫扶智”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点。此次帮扶工作内容,学校服务队本着孩子们什么弱,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五育并举”、“文体共育”,按照不同年龄、年级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法教学,在辅导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根据盐源县特殊的地方文化,整合课程资源推出“民间非遗文化传承课”,并组织合唱团、歌舞表演队、体育特长队、参加趣味运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会寓教于乐。在10多天的义务支教中,共有174名小学生参加。
程波副馆长指出,能否在脱贫的基础上帮助地方厘清发展思路,是志愿者服务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经过几年的培育,盐源县在农业种植、电商平台、物流产业等方面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他表示,实践服务队的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以村民、商企为对象,带着问题找答案,从村民认知、农产品售卖、物流平台建设、电商现状、经济成效分析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调研。既为学校持续加大对盐源县产业发展、电商平台、物流产业、农产品销售的支持和指导提供依据,也为促进盐源县乡村振兴发展的做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更好的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伍潇主任指出,禁毒防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防艾,从我做起,在民族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志愿者服务队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强化村民的禁毒意识,坚定禁毒信念,筑牢禁毒防艾思想基础。服务队利用课后和周末休息时间,组成了几个小分队,走进农户,走上街头,对棉桠镇小学周边村组的村民和梅雨镇、盐源县居民进行禁毒防艾宣传,活动中共计发放宣传品500余份,入户宣传40余次,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有力的支持了地方政府的禁毒防艾工作。
此次实践活动从7月10日开始至25日结束,通过开展小学暑期支教、电商助农调研、文化融合交流、禁毒防艾宣传等活动,让大学生对偏远地区教育现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在实践活动中,尽管村社和学校提供了较好的生活条件,但与在校的生活环境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在调研和宣传活动中遇到少数村民不理解等困难,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努力克服。志愿服务队的师生表示,此次调研既支教活动之所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得益于乡村领导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并得到他们的高度赞扬。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校进一步参与盐源县乡村振兴发展,履行对口帮扶责任,践行扶贫扶智使命,促进民族地区教育提质、产业提速、文化融合、禁毒防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校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承担社会使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图书馆 程波 伍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