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师者,感恩同行,工商师生礼赞时代力量

来源:综合供稿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0-09-11 08:51 | 点击:加载中
       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展现我省广大教师爱国奋斗、立德树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最美教师 荣耀四川”主题活动于2020年9月9日19:30在四川卫视播出。四川工商学院的师生们通过网络、电视、直播等多种渠道观看了该视频,大家热议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后感。
工商教师热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汪治宇:
       2020年9月9日晚,我观看了四川卫视“最美教师荣耀四川”主题节目。在节目中,介绍了一个个优秀的来自四川不同层次学校的老师们的事迹,可以说是深受触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来自于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韩晓娟老师。韩老师与我一样是一名思政课老师,韩老师也是一位80后,虽隔着电脑,但仍可以深深感觉到韩老师对思政课的热爱之情,她说到对她而言,思政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凝心聚力,带领青年一代学生走向民族复兴的力量,看到这里我非常感动,为“韩氏课堂”所释放出的魅力而感动。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把这种对教学的热情始终保持下去,这样才会真正感动我的学生,才会让思政的这种“力量”感染更多的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林晓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四川卫视“最美教师荣耀四川”晚会,用一位位高尚奉献、胸怀大爱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故事激励了我,鼓励了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教师节,以这些优秀伟大的教师为榜样,愿自己在马原的课堂燃烧起来,将同学们凝聚起来,如韩老师所说,让思政引领信仰担当。
计算机学院教师林兴康:
      今年的教师节我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0《最美教师 荣耀四川》晚会!来自甘孜州石渠县俄多玛乡中心校的学生带来的民谣《苔》,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在2018年《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被人们所熟知,被梁俊老师,带到了大山深处的小学校里。乡村老师和山里的孩子用歌声,重新唤醒这首诗,,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不经意间种到了乡村孩子们的心里。在我看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拯救灵魂,而是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挽救自己的灵魂!教师的职责就是把美的灵魂思想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看到了光明和拯救自己的方法!
计算机学院教师周波:
      做最美老师,立足于“最美服务”,作为辅导员的我们,我们要切实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我们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关爱,并且把这种关爱发展下去,坚持不懈做好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把培养高质量人才放在首位,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蔡焱: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应该向这些最美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学习他们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我将用爱与智慧去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孔子也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关爱学生,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关爱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才可继续,我将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理论实践水平,更新观念,努力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得工作,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电子工程学院教师万振宇:
       《最美教师 荣耀四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教师,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期望的守望者。教育的基础不在名利,不是个人追求,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和学生一起进步,成就学生,完善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想用我的爱去捍卫我的岗位,坚守学生的梦想,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电子工程学院教师张西:
       让我最受感动的是坚守甘孜州石渠县33年的俄多玛乡中心校校长四郎泽登,他带着孩子们第一次从海拔最高的县来到了省会成都,孩子们纯净的歌声动人心弦。四郎泽登始终坚守三尺讲台,践行着石渠教育主人翁精神,用青春和热血,甘作生命禁区的“蜡烛”,照亮牧区孩子的求学路。
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们谈到:
1. 要立足本职,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2. 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
3. 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4. 一定查找自己的不足,做到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尽职尽责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对学生做到“细心、耐心、爱心”,争取做更好的自己,以更好的状态站到讲台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招生就业处教师王敏:
       看了“最美教师”,忘不了讲台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课余时嘘寒问暖的关怀,忘不了离别时祝福期望的真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美教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呢?是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
工商学生热议
会计学院同学何龙梅:
       今晚,“最美教师,荣耀四川”的直播让我感动不已,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比起沿海地区,落后地区是特别落后,但是经济条件落后的地方,总有太阳升起的一天,这些偏远贫困地区的人民教师,是希望,是久旱逢甘露,真心为了偏远地区的孩子而奉献,她们是中国的一席代表,代表生生不息。
计算机学院刘伶钰同学: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许许多多的教师典范都触动着我们的心房,让我们感悟到老师的含辛茹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一个大公无私、牺牲自我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帮助的同时,也为我们排忧解难。通过本次学习,不仅让大家更加懂得感恩老师,同时也激励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认真、自律,增强专业技能。
体育学院同学许定瑞:
       从这些教师的故事中,我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道理。看到了老师身上那种默默付出,愿意用自己生平所学知识教育学生的精神,甚至愿意放弃其他学校抛出的高薪橄榄枝的待遇。教师的坚守与付出,照亮了每一个孩子的求学道路。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未来可期,一切往前看。
体育学院同学高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简单的诗句赞扬了最美的人民教师。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驻扎在不同阶层教育岗位,用尽所有的心血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他们在偏远山区支教,不畏生活环境的艰难,一心只为山区孩子改变命运;他们带病坚守职位,舍小家为大家,从未抱怨人生的不公平,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与事业;他们一直在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为教育行业注入新资源,培养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值得被尊重、赞美的职业。
外国语学院同学屈秋羊:
       我认为美的定义有很多,大千世界,这世上必然不会少了美丽的事物,然后今天,我愿将最美一词给予老师。观看完节目后,让我明白,其实美的定义也不局限于表面,不仅仅是那些容貌,在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的坚强和执着,他们的善良和努力,每一位都令人尊敬。最美一词赋予老师,当之无愧。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在这里祝福所有的教师们,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