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四批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文件,全省共有114门课程立项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申报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和计算机学院组织申报的《Java 程序设计》两门课程获批立项。
本次立项建设的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是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突破,也是学校实施以“三联四融”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推动。



学校和相关单位将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申报示范课程工作,会同就业与创业教育教研室相关教师,组织力量,撰写报告,筛选素材,汇整材料,录制教学视频,按省教育厅要求将所有教学资料和成果上传网络平台。学校历来重视就业创业类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是四川工商学院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探索“理论+实践”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早,是学校首批示范课程。
近年来,四川工商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把完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就业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就业与创业教育教研室,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其培养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与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职业。以“分析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为基础,以“收集就业信息方法、制作求职简历、面试技巧”为主线,以 “职场适应与发展”为主干,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确定职业目标,使学生能系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和发展,从而实现“人职匹配”。就业指导教研室通过任课教师试讲制、专家听课制、举办课程教学大赛、教学研讨会等多举措狠抓教学组织与实施,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就业指导课建设取得一些成效,教学组织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新颖,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有3名教师参加省级就业创业类课程大赛分别获得优秀奖,有1名教师参加学校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
计算机学院老师获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是四川工商学院开展转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也是计算机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的进步,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此项目将对计算机学院下一步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助推学校本科合格评估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促进应用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