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学校召开第七次评建工作推进会

来源:评建办 | 作者:古厚苓 | 发布时间:2020-05-14 21:13 | 点击:加载中
      为保质保量完成评建工作各项任务,5月13日,学校在眉山校区902会议室召开了第七次评建工作推进会,校长夏明忠教授,党委书记胡增军,副校长杨夫子、张晓舟、谢明元、黄水荣出席会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夏明忠校长主持。夏校长首先转达董事长意见:要高度重视本次的会议,明确各自任务,并保质保量完成会议任务。
 
会议现场


参会校领导
 
      评建办副主任张全勇汇报了合格评估支撑材料的前期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结合目前关于支撑材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目录修改要结合实际,结合已经和即将开展的工作来完善支撑材料目录;二是要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的大胆修改;三是4月28日印发了《关于报送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第一轮支撑材料的函》,对报送范围、要求及时间都做了明确,请各单位严格按该要求报送材料,鼓励边收集边提交。四是不断加强沟通,及时处理整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高效、及时完成材料报送工作。
张全勇副主任发言
 
      随后,各单位针对各自承担的支撑材料进行交流。结合前期的支撑材料建设工作,参会各单位均针对各自承担的支撑材料清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主要的问题和建议集中在支撑材料建设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协调分工、相同的材料支撑不同观测点的取舍、支撑材料中动态数据的填报、缺失支撑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其中,教务处郑亚平处长提出,关于支撑材料目录中涉及的表格、模板要统一,目前教务处已基本完成相关模板的制作工作,大家要相互理解,建议评建办多提供其他兄弟学校的参考材料,并针对性的召集相关单位召开指导会议;科技处熊斌处长提出,首先肯定前期的评建工作,评建办前期多次提供的参考资料也非常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建议各单位在查看指标体系时,除了关注本单位对应的指标体系外,也要注意其他版块涉及本单位的指标,仔细阅读学校印发的评估学习手册,现阶段材料的收集重心要多关注原始材料;学校办公室沈玉杨副主任提出:部分支撑材料是需要牵头部门和一个或多个协作部门才能完成,各单位要加强交流,共同协作,保证相关数据的闭合。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发言
 
      在听取各部门发言后,夏明忠校长对支撑材料建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支撑材料是学校管理规范的体现,查阅支撑材料是合格评估的必备形式,支撑材料的意义一方面为评估专家获取信息、建立印象、给予判断、得出结论,提供充分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材料的建设,帮助学校推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支撑材料的质量直接代表学校的管理水平。
评建材料分为三种:一是教学档案,是最基础的部分,是学校中心工作的“见证”;二是支撑材料,是“两个报告”即《自评报告》和《数据状态分析报告》的支撑,是以证明“两报告”为主要目的;三是案头材料,是为方便专家查阅而专门制作的引导型材料。今天的会议重点便是支撑材料。
      二是完成支撑材料的艰巨性和艰难性,支撑材料的基本特点是紧紧与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40个观测点一一对应的,完成支撑材料的建设工作是十分艰难、非常艰巨、极其紧迫的。教育部关于支撑材料没有统一具体的模式,唯有各单位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正视问题、补齐短板、上下同心、迎难而上,才可能比较圆满地完成此项工作。
      三是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指挥少走弯路,支撑材料以简单、真实为基本原则,与教学档案互为基础,互相交叉,是为合格评估专门设置的,具有非常强的实效性,一般要求大量的原始办学档案。要注意学校支撑材料与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材料是有区别的,涉及各学院的材料要存放在学院,学校的材料存放在职能部门,没有必要每个学院都做支撑材料,但要落实校级的支撑材料。
支撑材料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信息不闭环,逻辑关系不符合,材料不能支撑,职能部门数据出口不统一;二是张冠李戴,未能理解到材料的真实意义;三是问东答西;四是无法支撑对应观测点。很多学校在这些方面走了弯路,劳民伤财。
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顶层设计,统一指挥,包括统一的标准、模板和表格等;二是沟通协调,不断完善,一定要加强沟通交流,在沟通的基础上及时拍板决策;三是明确职责,清晰分工;四是提前行动,争取主动,材料是动态的,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要提前谋划;五是专人负责,持续整改,评建办要对具体的对接人进行专项工作培训。做好以上工作要求:一要全员参与,专人负责;二要牺牲少数人,解放大多数;三要不过多扰民,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四是建立支撑材料工作的组织监管体系
      要把支撑材料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从组织制度到措施分工都要做好设计。领导小组、评建办、工作组、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别干什么?尽可能清晰明了。要确定单位责任人和专职人员。实行“牵头负责、分工合作”的方式落实任务,按牵头单位条线管理。集体决策、分头行动,尽量减少返工重做。一定要建立在协调基础上,多调研,然后做决定按统一模式做。夏明忠校长对于干部提出要求:一要以身作则,主动作为,积极贯彻落实顶层设计;二要强化担当,守土有责,不当罪人,不砸饭碗;三要督查督办,务求实效;四要细化细节,精准对接。总之,即日起,希望各单位针对支撑材料,要尽快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

夏校长讲话

      夏校长发言后,与会领导纷纷建言献策,胡增军书记指出,经过前期召开的六次评建工作会议,学校各单位都调动起来了,评建工作卓有成效,但发展还不够平衡,有些单位的工作滞后。他认为此次会议召开非常及时,该会议是一次非常细致的支撑材料培训会,夏校长的安排非常细致,会后,各单位要针对今天的会议,进一步细化,认真消化,再针对各自的目标体系进行完善。

      张晓舟副校长指出,通过今天的会议,对做好支撑材料重要性、必要性提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对避免走弯路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张校长建议:1.要结合评估指标,对材料的规范性进行斟酌,提法要准确,2.不同的形式表达部分材料对应支撑的指标可以进一步斟酌,3.支撑材料中涉及到的部分相同的材料,放置位置要做完善。

      黄水荣副校长提出三点感受:1.对内涵指标的理解要再斟酌,可能要通过小会来讨论;2.互为关联和支撑的逻辑性可以再完善;3.对部份支撑材料的必要性和相同材料支撑不同观测点的情况要再探讨,对于某些必须坚持的保留点要提出充分的理由。黄校长建议:第一,不仅仅是点对点沟通,要站在全局性的角度,组织相关人员对指标体系进行梳理;第二,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单位负责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身作则,第三,评建办要保持及时沟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向领导反汇报,请学校顶层及时排班决策,提高效率。

      杨夫子副校长指出,夏校长的“三步走”策略非常正确和高效,避免了许多弯路,各单位要按现有的指标体系和任务清单,对应的做好各自工作,一旦将支撑材料目录定好后,领导要以身作则,督查督办。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材料的逻辑性要与学校整体要闭环;二是.数据要闭环统一。三是会后,各单位按照夏校的指示,主动担当,精准实施。

      谢明元副校长提出以下建议:1.目录的规范性要再梳理,如名称使用、时间段表述及材料强弱必要性的排序等;2.关于支撑材料的系统性、逻辑性需要再进行梳理,重复支撑的情况要斟酌逻辑性;3.在各类各项材料或表的可操作性,规范性、技术性方面,要强项要充分展示、弱项要隐含展示;4.还需要补充的部分要针对性梳理补充,主要分为已有但是没有补充的,我们没有,但是有必要要补充的。5.对于目录,各单位要大胆修改,辩证补充;6.重视顶层设计,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一把手负责人,一定要亲自过问,根据目录查漏补缺。


      会议最后形成以下决议:由评建办牵头,约定时间,将支撑材料分为三个系统,迅速修改;分别是:1.硬指标系统,如房屋、设施设备、人员师资、图书藏量等;2.软(理念、思路)系统,如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三风建设等;3.制度建设系统,尤其是教务处等部门的文件、决议等。根据各个系统版块,召集相关单位,召开小会,综合大家的意见,在短时间内形成相对统一的指标目录。各职能部门可以分二步走,有争议的要提出来讨论,暂不做,尽快形成共识;把目前能做的先做起来。总要求要强调针对性、可行性、规范性和特色性。另外,各职能部门,开校在即,要将之前几周的几十项重点工作,如文件汇编、特色案例、档案规范、三苏文化馆建设、创新创业成果展方案等要再次梳理,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