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学校分别在眉山和成都校区召开2020届毕业生工作视频会,会议由校长夏明忠教授主持,党委胡增军书记、杨夫子副校长、张晓舟副校长以及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防控办和各二级学院负责教学和就业工作的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两校区会议现场
夏校长首先指出,在当前疫情尚未解除的形势下,2020届毕业生的学习和就业深受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后续学业的完成,包括第八学期学习、重修、毕业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毕业典礼以及其他毕业季等工作;二是毕业生就业,今年毕业生874万,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受疫情影响,线下招聘活动停止,企业减员降薪,肯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既是全国大学面临的问题,更是我校热点关注的问题。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两不误、两促进”,努力抓好2020届毕业生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如何顺利完成,确保质量;落实毕业生后续课程学习及取消清考等工作;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毕业季的相关工作。
教务处雷晓斌副处长郑亚平处长分别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和取消清考工作
教务处郑亚平处长汇报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期检查,要求各二级学院3月15日前完成自查工作,由教务处进行抽查,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规范、质量过关,并计划于5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等工作。教务处雷晓斌副处长汇报取消清考相关工作,目前主要存在挂科科目较多,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重修安排有难度和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主动等问题。将继续按照“131”计划,实施课程重修,在线报名,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招就处郭斌处长汇报毕业生就业工作
招就处郭斌处长汇报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将开展线上招聘工作,精准帮扶、分类指导,“一生一策”,建立台账,拓宽就业渠道、畅通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及时资讯和解答等。并希望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早启动,早落地,从现在开始安排部署,确保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胡增军书记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
胡增军书记就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不容松懈。国家经济、就业基本形势也不轻松,我们抓就业更不能放松。各学院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凝心聚力,积极动员引导全院力量与资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强化责任。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级学院是责任主体,要常抓不懈,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从学校到学院到教职工要形成合力,要做到思想上不能松懈,工作上不能松劲,指标上不能松减。三是主动担当。虽是疫情期间,学校还没有返校开学,但是留给就业工作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二级学院党政班子应该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对本院就业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千方百计出实招、想计策促进学生就业。四是狠抓落实。会议结束后招生就业处要立即制定学校2020年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各二级学院要按照学校安排,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做细、做精、做足本学院就业工作。着力增强就业指导服务,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加强就业特殊群体帮扶。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及时跟踪,做好信息数据统计和核查工作,确保数据真实。五是规范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就业工作的“四不准”“三严禁”等工作纪律和政策要求,责任到人到岗。就业工作不越红线、不亮红灯,招生就业处应严格把关,适时督查,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的精准指导水平,创新就业服务工作的形式,更加注重“互联网+”途径,最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稳妥推进。
胡书记还对学校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招生宣传,提出了意见建议。
夏明忠校长安排部署“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等工作
夏明忠校长就做好2020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等工作作安排部署。
一、提早安排,防患于未然,争取工作主动
一是充分肯定2018、2019学年,学校教学规范管理,包括课程、课堂、论文、试卷、档案等工作管理科学规范,为今日疫情防控争取主动,奠定了基础。二是充分肯定2019年学校狠抓毕业论文(设计)、取消清考等工作,去年4月27日学校召开了“严把五关口、打造金本本”,提出了“131”取消清考工作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6月10日,专题研究论文答辩、毕业季的有关工作,对毕业论文进行了多次检查,有力促进了这项工作。三是充分肯定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在毕业论文和取消清考过程中,提早安排、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落实到位。去年8-9月毕业生返校专门开展了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论文答辩前的7项工作(选题、开题报告、实验(调查设计)、写作、修订、查重、定稿),学生回校后完成了前两项,即选题和开题报告。10-12月,毕业生开展毕业实习。到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完成了选题和开题报告、实验(调查、设计);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写作,部分学生已经进入论文修订阶段。关于学生重修,因抓早抓实,今年重修任务减轻。总体而言,几项工作压力不大,争取了主动,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输在“最后一公里”。
二、“两手抓、两不误”,确保论文和重修工作质量
第一,关于论文(设计)。在特殊时期总的原则“线上指导、分类管理、强化督查、确保质量”。
实施“131”工作计划。
采取一个主要的指导方法,线上指导。指导老师和毕业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论文指导、论文数据的整理、论文素材的收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微信、QQ)及时沟通,开展远程指导。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各学院的实际情况,规定一个指导老师指导数量和记录,有利于量化考核。
开展论文(设计)三类管理。一是题目已定、数据素材收集齐全,基本不受疫情影响,全校占85%以上。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加强沟通,着手写作、修订、查重以及个别定稿,提高论文水平,保证质量。二是题目已定、数据素材不足,受到一定影响,占10%左右。师生通过交流,明确具体的数据、素材,开出清单。一方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尽量补充,但目前不准安排新的实验实习;没有条件的,可充分利用现有已发表的文献相关资料来支撑;再是确实没法补充的,建议论文内容做适当调整,甚至论文题目也可以作调整,以保证论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选题没定、数据素材缺乏,或者已定题目,原计划来学校做实验的,在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选题,制定技术路线、方案,完成开题报告,组织实施、收集数据素材,马上开展余下的工作,此类约占5%左右。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类毕业生,千万不要拖了整个毕业工作的后腿。
强化一个督查督办。论文中后期检查,启动论文(设计)三级检查,及时纠正,改进工作,互通信息,确保质量。教务处按比例抽论文,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对各教研室进行抽查,各教研室对所属指导教师进行抽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开题报告、任务书、写作设计;对老师主要检查指导记录、审核审批、管理制度、工作计划等。
-
关于毕业生重修课程。继续坚持取消清考的“131”工作计划。特别强调,一定要列出清单,包括作业、考试等;一定要通过线上课程,随着线上课程班级一起学习重修或单独开班,一生一策;学生工作部一定要做到“三个对接”,与学生对接、与家长对接、与老师对接。
-
关于毕业季的工作。所有考试以及论文答辩、评奖评先评优等、学位授予、毕业典礼、离校等毕业季相关工作,原则上待毕业生返校后完成。正常情况下,拟定在5月初毕业生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安排,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教育厅统筹,学校另行通知。
三、坚持科学态度,杜绝不良学风
第一,毕业生要加强自身防护。养成良好习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取消聚餐聚会,不要提前返校,原则上4月底以前都不要返校,具体返校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第二,树立战胜疫情,完成毕业工作的信心。毕业生在家要克服困难,采取多种形式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通过协调,共同做好论文和重修的工作。第三,强调学风的极端重要性。以科学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不抄袭、不剽窃,独立完成论文和设计。引用别人的数据、图表、观点等,都要有详细的出处、注明,编写完整的参考文献。严格控制论文的复制比和查重率。第四,重视优秀论文的评选。
四、践行“三心三实”的理念,对学生高度负责
学校王董事长提出“三心三实”(良心、恒心、信心,诚实、踏实、严实),最适合作为当前特殊时期,检验“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的工作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报告),是学习成果的系统应用和学术提升,一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二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学生的最后一次作业。学习4年(3年),如果最后一次作业,完不成或者质量不高,我们良心何在?何以对家长,何以对他们几年的血汗钱?董事长讲,“办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因此,第一要求大家增强责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第二,细化任务,集体决策,工作到人;第三,强化督办,跟踪检查,限时办结。
与会领导就顺利毕业和尽早就业提出意见和建议。
杨夫子副校长、张晓舟副校长就会议主题发表意见建议
杨夫子副校长:夏校长安排的毕业生工作很科学、很精准、很及时;二级学院要抓落实,细化工作任务。张晓舟副校长:建议今日会议内容和精神要在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传达,明确任务,细化到人,特别是总支书记及毕业班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要更多关注毕业生学业和就业;二是目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原计划的工作要有序推进,全员动员,党政齐抓共管。其他与会人员交流了毕业生工作的进展、问题、建议、意见等。并表示,目标已经清晰,措施已经明确,工作将按照会议精神有序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确面临压力较大,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多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全面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的目标。
最后,会议形成如下决议:充分肯定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前期所做的相关工作,为2020届毕业生工作争取了主动。全员动员,党政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论文与就业。落实好两个“131”工作举措。早安排、早预案毕业季的相关工作。强化工作落实,践行“三心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