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盐源县将于今年12月接受省级脱贫考核验收。为确保顺利脱贫摘帽,盐源县已擂响战鼓、发起冲锋,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为助力盐源奋力冲刺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四川工商学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定向发力,补短板,鼓干劲,确保盐源顺利通过脱贫验收。
2019年11月20日,四川工商学院副校长杨夫子一行赴盐源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代表学校董事会捐赠10万元扶贫资金,解决塘泥湾村人均收入不达标、爱卫生家庭奖励等急需问题;在棉垭乡中心小学设立3万元奖学金并捐赠图书3000册,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解决生均图书不足难题;向村民免费发放示范推广的马铃薯和荞麦新品种700余斤,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图1:扶贫资金捐赠仪式现场
一、捐款10万助脱贫
11月20日上午,四川工商学院扶贫资金捐赠仪式在塘泥湾村会议室举行。学校扶贫小组全体成员、盐源县纪委书记宋和远、棉垭乡乡长熊学武、塘泥湾村第一书记书记张大海、村主任米向卡和部分村名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图2:杨夫子副校长代表学校捐赠10万元扶贫资金
四川工商学院副校长杨夫子代表董事会和学校党政在捐赠仪式上发言。杨校长指出,2018年学校实施“四百科教扶贫工程”,为盐源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2019年,学校打造“四百工程”升级版,探索彝区脱贫不返贫路径,定点盐源推农业产业扶贫,通过推广良种良法、推广农业科技、建设农业园区、加强农业现代化,制定“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马铃薯、荞麦、苹果产业等举措,推动贫困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帮助彝区实现可持续增收,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在盐源县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学校董事会决定捐赠10万元资金用于解决塘泥湾村急需且突出的问题,希望尽绵薄之力,助脱贫摘帽。
盐源县纪委书记宋和远代表盐源县县委、县政府对四川工商学院真扶贫、扶真贫的系列帮扶措施和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学校高度的社会责任担当表示崇高的敬意。宋书记表示,县纪委定会监督棉桠乡,将学校捐赠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到脱贫冲刺阶段急需的扶贫项目中去,确保资金高效合理运用。
二、良种良法助增收
2018年初,学校送良种下乡,在塘泥湾村建立马铃薯、荞麦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推广马铃薯新品种10个,荞麦新品种6个。经改良的新品种配套良法,长势良好,产量喜人。2018年底,学校将收获的马铃薯、荞麦新品种免费送于村民,于2019年在盐源县棉垭乡塘泥湾村、狐狸洞村、木邦莹村和双河乡古柏村等扩大推广种植。马铃薯新品种每亩增产500-1000斤,荞麦产量提高25%-40%,既增产又增收,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图3、图4:免费发放新品种马铃薯、荞麦种子
2019年5月,学校再引入凉薯94等脱毒马铃薯品种8个,荞麦西荞2号、1707-893、云荞2号等荞麦优质高产新品种5个,在塘泥湾村建立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并于9月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验收。
11月20日上午,杨夫子副校长代表学校,将示范推广种植收获的土豆新品种800余斤,荞麦新品种300余斤免费发放给塘泥湾村村民,用于来年种植。农业科技的推广,坚定了群众脱贫奔康的信心。种植户纷纷表示,感谢四川工商学院免费提供的良种和新技术,来年定会喜获丰收,增产增收。
三、教育扶贫献爱心
11月20日下午,四川工商学院携手四川省新媒体技术发展研究会赴棉垭乡中心小学开展教育扶贫,捐赠3万元资金用于设立奖学金,并向小学捐赠图书3000册。
图5:学校在棉垭乡中心小学设立3万元奖学金
杨夫子副校长代表学校参加捐赠仪式并发言。杨校长指出,棉垭乡中心小学是四川工商学院结对帮扶的小学。结对帮扶以来,学校向棉垭乡中心小学捐赠课桌椅100套、图书3000册、学习用具300套、体育用品100套,帮助改善办学条件;选派专家教授开展骨干教师培训4期,帮助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组织艺术专业6学生开展支教活动,解决艺术教师师资不足问题。针对棉垭中心小学生均图书不足15册的实际,学校再捐赠图书3000册,并设立3万元的奖学金,希望能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激励彝区贫困学子刻苦读书学习,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反哺家乡,报效祖国。
扶贫小组一行向棉垭乡幼儿园捐赠投影仪2个,解决了幼儿园因缺少投影设备而无法开展常规教学的问题;向塘泥湾村党支部捐赠投影仪1个,解决了党支部投影设备老化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杨夫子副校长还走访了“一对一”结对帮学的贫困家庭,并送去慰问物资。
图6:学校向棉垭乡幼儿园捐赠2个投影仪 图7:学校向塘泥湾村支部捐赠1个投影仪
图8、图9:杨夫子副校长关心慰问“一对一”结对办学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