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选会现场
“以小见大 精准服务”是四川工商学院顺应新的就业形势对招生就业处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招生就业处按照“创新显亮点,精准促就业,提升出成效”的基本原则,实施“三心”服务,将就业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互联互动的新局面。
近期在四川工商学院举办的2019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上,成效明显。本次双选会采取用“小而精”的模式,重点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中遴选出140余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近4000个工作岗位,岗位专业对口度达到85%以上。在本次双选会上,就业部门努力做到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三心”服务模式使签约率大大提高。
一、
发挥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服务“细心”

党员服务点
双选会前夕,举办了“职业发展服务月”系列活动,为未就业学生提供求职帮扶。党员师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校园内设立党员咨询服务点,一对一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咨询内容涉及求职面试辅导、心理疏导、简历打造等。双选会中,党员师生咨询服务点依旧活跃,不仅针对求职的学生,还热情地为参会企业解决各类问题,提供帮助。一个小细节彰显了本次服务的“细心”程度,工作人员在会前准备时特别为每一瓶水标注上独特的标识,以防误拿或浪费,细微平凡之处体现学校暖心之举。
二、
对参会企业采用“一对一”式贴身跟踪服务,服务“贴心”

志愿者与企业“一对一”服务
就业工作一方面是联系学生,另一方面是对接企业。招生就业处事先联合各二级学院,选拔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为每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会前电话对接知需求、短信告知显温馨,与会现场指引、协助一站式服务,会后回访调查知成效,企业服务全过程。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用心的服务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志愿者也是学习者,近距离感受职场、了解职场,知晓企业招聘需求和面试流程,获得实践锻炼机会,同时也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调研获得加分项。
三、
遴选就业岗位,最大程度达到专业对口就业,服务“对心”

企业与应聘学生交流
本次双选会没有“大而全”的规模,但有“小而精”的亮点,招就处将大学生就业的对口度列为选择企业的重要指标,它也成为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首要条件。在此背景下,针对双选会摸索出“一摸、二选、三对接”的精准就业服务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对口的就业岗位。一是摸底调查知需求。招生就业处在双选会举办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求职调查分析,摸清未就业学生人数以及岗位需求,制定双选会企业与岗位的需求方案。二是参会企业定向邀请、定向遴选。招生就业处根据需求方案,对参会企业的招聘岗位、薪资待遇等条件进行审核,匹配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三是院系主动对接,寻求企业“联姻”。二级学院领导、专业任课教师深入现场了解行业、企业需求,主动交流、主动对接,主动邀请,助力校企联动、校企融合,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打基础。
随着四川工商学院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三方反馈、社会评价、教赛一体、毕业生回访等工作不断深化,学校就业工作的精准度也在不断提升。加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也迫在眉睫,继“三心”服务举措实施之后,学校招生就业处将继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做法,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四川工商学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