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党员杨新:爱党敬业 静心育才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王秀 | 发布时间:2015-12-08 17:18 | 点击:加载中

杨   新

    在四川工商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并为我们诠释了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尊敬的优秀党员教师,他就是数理教研室的杨新老师。
    杨新老师于2003年9月进入四川工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工作,现为四川工商学院副教授、数理教研室副主任、数学建模负责人,在读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曾获得四川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四川省数学建模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EI、核心期刊等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曾获得四川省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省一等奖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我时刻牢记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因为我坚信,只有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杨新老师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学生的成才是我此生最大的夙愿。
兢兢业业,创新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杨新老师从西南交大毕业后就来到学校任教。从教以来,杨老师时刻发挥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钻研教材,查找历史文献,探索教法,创新教学思维,自创以“知识发现过程”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穿插数学历史上的经典典故,与学生互动交流,时常带领学生回到知识发现的年代,体验大数学家牛顿、莱布尼茨是如何思考和发现新知识,如何运用数学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虽然数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但是杨老师却凭借着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教学设计征服了所有学生。
    同时,杨老师带领数理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对数学课程大胆改革创新,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和专业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教学改革效果受到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勤勤恳恳,倾心建模
    学科竞赛是教学的有效补充。杨老师作为学校数学建模负责人,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每周都要在数学创新实验室辅导学生学习数模知识,每学期都要组织各种数模讲座10余次,每年的寒暑假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总共40天的数学建模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校参加过各种数模比赛的学生已经超过1000人次,从新生挑战赛、美赛、校内选拨赛、国赛到其他国内外各种比赛,杨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诸多的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获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离不开我们优秀的数模教练团队—张泽麟老师、陈勇老师、文丹丹老师、安世勇老师、罗琳老师……,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杨老师说,“成绩可以推动建模的发展,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所有参加数模的学生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思想素质可以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伴随数学建模茁壮成长。”
突破自我,科研创新
    科研是教学的有利保障,高校的发展在于科研。杨新老师始终把教学与科研作为一个整体,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一方面重视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互促。他认为,首先教师要上好课,要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只有依靠科学研究的积累才能获取渊博的知识;其次,学生要“学会学习的过程,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老师带领学生做科研,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教学开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目前杨老师正在筹备申请组建云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为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搭建良好的平台。
    杨新老师是一名受学生尊敬的优秀党员教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党员教师,相信在这群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教师带领下,四川工商学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我们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